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求医不如求己实践篇.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求医不如求己实践篇.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4 February 2010

刮痧与拔罐

所有的中医治疗手段,无论是刮痧、拔罐还是按摩,都是为了打通经络。刚接触中医的时候,对经络感到很敬畏。对于刮痧与拔罐,即跃跃欲试又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有了一点经验,才觉得其实大胆试一下,得来的经验和感受是书本无法给予的。

刮痧,主要的作用是排除经络周围的淤血。痧不是“刮”出来的,而是患者自身的气血推出来的。所以并不需要用力去刮,会伤及皮肤。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感觉很舒服。

刮痧的工具:我用过瓷的勺子、木头的饭勺柄(这个效果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太凑手),一直到在国内买回来专业的刮痧板。


刮痧油:用过橄榄油、葡萄籽油、茶树精油、熏衣草精油、以及玫瑰果油(rose hip oil).
  • 橄榄油气味不好、很厚重,虽然据说它的滋润皮肤的效果很好。自己不是干性皮肤,所以没有坚持使用。
  • 葡萄籽油是很著名的基底油,用于溶解精油的,因为除了茶树精油和熏衣草精油之外的其他精油都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它的质地很轻薄,延展性好,很适合刮痧和按摩。但是事后要洗澡,总觉得擦不干净。
  • 茶树精油,感觉延展性一般,但是气味很大,像清凉油一样让人头脑清醒,睡前用这个的话就惨了。因为精油并不是真的“油”,所以不需要洗澡。
  • 熏衣草精油,是我最推崇的,觉得最适合的刮痧油,油性适中、气味适宜,本身有平静心情、帮助睡眠的作用。最喜欢的一点,用它刮完之后,它会促进皮肤产生温热的感觉,很舒服。
  • 玫瑰果油,我买的是药店处理过的,加过基底油,可以直接使用。润肤效果没得说,只是太贵,用它作刮痧油有点暴殄天物。牛尔老师强烈推荐用它安排消除鱼尾纹,正在体验中。

刮痧用于疏通任何浅层的经络问题。我只有它来排寒气,选的是多气多血的两条经络,膀胱经和大肠经。出痧很顺畅。刮痧不可以天天刮,淤血消散之后再刮一次,就可以了。第二次的痧已经不多了,然后给身体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几个月之后再重复这两条经络。

拔罐,适合用于疏通较深层的淤滞,就是刮痧解决不了的地方。任何的真空罐都可以。开始也是选择膀胱经、大肠经。这两个经络一般不会出现拔不住的现象。拔不住或者白罐(拔起来之后被吸起来的皮肤还是白色的),是因为这里的气血不足,坚持拔几次就会改善。有紫色的血印是因为有淤血,起泡是因为身体的湿气太重。

具体要拔哪条经络,可以随心所欲。有一阵子,在做推腹的时候发现肚脐周围比较痛,这表示小肠有问题。现选择了胃经的下巨虚,是主管小肠疾病的穴位,但是没用。于是我选择拔小肠经,从腋窝到肘部,出了很多紫痧,再推腹的时候肚脐周围已经不痛了。而且拔过的上臂的皮肤觉得变得结实了许多,一举多得。

拔罐还有很多手法,象闪罐、划罐什么的,还没开始研究。

身体是要时时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已经治愈的症状也可能再出现,因为一切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可以了。

Monday, 21 December 2009

祛寒气 生气血 -- 治疗各种过敏症的捷径

中医里讲,“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如果在理想状态下,身体如果受了风寒,可以通过打喷嚏、夏天出汗等方式把这些寒气排出体外。但是生活在夏天到处是空调和冷饮的世界里,我们所受的寒气会慢慢的在身体里堆积起来,降低血液流速、先形成气瘀,然后是血瘀,最后会发展成肿瘤或者其他的更严重的疾病。

寒气重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畏寒怕冷、体内无火、中气不足;这种人一般手脚冰凉、喜饮热水。还有一种叫“冰包火”,由于心火旺、或者长期透支肝火,火气郁结在体内不能宣发,爱吃冷饮或吹冷风,但是同时又胃寒、或者下身寒凉。这两种人在体力不断透支、或者体力刚刚维持日常所需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生病的现象。而等到充分休息、体力恢复或者放弃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后,身体有的多余的气血来修复病灶的时候,过敏症状就出现了。

在中医的概念里,是没有过敏体质这种说法的。每一种过敏症状都有它产生的原因。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这是身体排出寒气的症状。因为身体中累积的大量侵入的寒气,较健康的身体自然会不断地要把他排除体外,也就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都是如此。

我们在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扩大身体的本能,帮助身体排出寒气、多生气血,等寒气都排出了,过敏症状就消失了。
  • 扩大本能 - 取嚏法。由于中期不足,我们本该打10个喷嚏的时候,只打了3个,那么就借助人为的方法把剩下的喷嚏打出来。取一块面巾纸,把两端搓成小捻,同时插入两个鼻孔,找到敏感点,马上就会打出喷嚏来,取到再也打不出喷嚏来为止。由于形象欠佳,建议躲在卫生间里独自操作。一般早晨的气血比较足,效果比晚上好。可以每天都做,也可以隔三差五地做。如果中气不足,也可能一个喷嚏也打不出来,要先赔补中气(见下)。我就是从开始一个喷嚏都打不出,到可以打出来一个,发展到一次可以打十个,到现在又只能打一两个。
  • 热水泡脚,最好水能没过小腿肚,因为小腿到脚腕处有几个引血下行的要穴,象膀胱经的承山穴、脾经的三阴交、肾经的太溪和复溜。要不断续热水,泡到后背微微出汗为止。(冬天泡泡效果不错,现在这里正值酷夏,就免了。)记得以前厦门有家小有名气的洗脚房,名字就叫“大桶水”,就是用到膝盖那么高的木桶来泡,很舒服。上次回国的时候,发现妈妈也有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泡脚木桶,原来是姐姐从网上给她淘来的。妈妈又一次走在了养生时尚大潮的前沿。

  • 姜茶。所有的中药里面,祛风散寒的功效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老姜。姜,榨汁或切末,冲入开水,加蜂蜜,可以四季常饮。夏天可以冰镇后饮用,尤其是“冰包火”、喜冷饮的人,真的冷饮或凉茶只会给身体雪上加霜。夏日来一杯冰镇姜茶是最好的选择。

  • 热水袋温肚子。寒气重的人大都会在腹部有瘀阻,热水袋可以帮助加速腹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气血通畅。

除了上面的方法,还有下面的几个小的功法,对于提升气血、驱除寒气很有帮助。

  • 蹲步走(书中的名字叫蹲行炼丹术)。这是我练过的觉得最有效的功法,比强肾功 - “激情玫瑰”还要有效。顾名思义,就是蹲着走。但是要点在于脚后跟不能离地,不是腿在用力,而是腰在用力,感觉到腰在走路。在家里蹲着走两圈就开始冒汗了,觉得腰和腹部暖呼呼的。腰为“肾之府”,这个功法主要是提升阳气,把气血引到腰腹部,疏通有瘀阻的部位。

  • 金鸡独立。就是把眼睛闭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随意。这是引血下行,防治手脚冰凉的好方法。开始可能只能站几十秒,只要坚持练,站几分钟没有问题。

  • 坠足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的补肾法,原文是这样一句:“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也就是要您宽松腰带,披头散发,拄着大拐杖,穿着沉重的鞋子而散步。理解这个稍微需要一点悟性。想象浑身没有一丝力气、疲惫不堪,双手呈肌无力状,双脚刚刚抬起就落下,意念集中在前脚掌。我看过中里巴人在一次讲座中的现场示范,所以还可以体会。觉得效果不错,走5分钟就会微微冒汗,脚心发热。只是做起来样子滑稽,经常招来女儿的骚扰,所以并不常练。

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一要早睡,培补气血;二要忌冷饮,以免雪上加霜。加上上面的小练习,一定事半功倍。等到身体的寒气都排出了,把过敏原放在鼻子底下也不会过敏了。

Wednesday, 16 December 2009

《求医不如求己》实践篇

我研究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系列的中医书籍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今天专门开设一个专辑,记录我学习的过程,有亲身的体验,也有心路历程。文章中涉及的中医知识来自于以下书籍和视频材料:
  • 《求医不如求己1》中里巴人著
  • 《求医不如求己2》中里巴人著
  • 《求医不如求己3》中里巴人著
  • 《万病皆可心药医》中里巴人著
  • 《人体使用手册》吴忠清著
  • 《人体经络》萧言生著
  • 《黄帝内经 白话精译》 谢华著
  • 《循经指压法》陈玉琴主讲
  •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主讲
  • 中里巴人的博客
  • 《求医不如求己之经络篇》中里巴人主讲
  • 《求医不如求己之动作篇》中里巴人主讲

*中里巴人在各地讲座的视频,以优酷网上的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