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游记.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游记.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23 January 2010

墨尔本自驾游 第五天

2009年12月29日

Albury算是个内陆城市,炎热又干燥。和在墨尔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感觉比墨尔本的中午还热。入住的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宾馆。这是个只有两层的小楼,进门的大厅摆着几个中世纪全身盔甲的武士,家具也很古色古香。显然重新装修过了,但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在房间里第一次见到这里早年间用的床,四角有柱子的,和中国古代的倒有几分相似。印象深刻的是房间里装着海尔空调和康佳纯平彩电。很遗憾的是忘了拍照留念。国内的家电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市场份额,这个公司的采购应该是中国人吧。


因为这一天没有什么安排,所以睡到日出三杆才起来退房出发,一路无话回到悉尼的家里。

这次出门共计行程2300公里。因为行程安排的比较紧,所以觉得有些舟车劳顿,但还是有做飞机不能取代的乐趣。其实,我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走走停停,四处看看风景,也许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是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做“外地人”养成的习惯吧。

Wednesday, 13 January 2010

墨尔本自驾游 第四天



2009年12月28日


早晨起来,直奔Great Ocean Road。这是我力排众议执意要加上的。原本想去Port Campbell去看十二门徒(有两个已经坏掉了),但是从墨尔本驱车还有300公里,太远了。而且我原打算在那里住几天的,被1:2的投票结果否决了。这里的海滩被称为最令人生畏的(fearful),想想那些像是被刀从上砍下的岩石,我不能抑制一定要去看一下的冲动。


上了高速,直奔Geelong,再到Bells Beach。中间因为GPS的问题多走了大半个小时的冤枉路。上面的照片就是Bells Beach。因为是外海,这里的海显得特别宽阔,特别深邃。没有沙滩,不适合游泳,但是适合冲浪。到处看到的都是拿着冲浪板的弄潮儿。

沿着海岸线往Geelong的方向走,经过一个小镇,从GPS上看到小镇里面有一个瞭望点(lookout), 我们就一路开过去了。可能因为名气不大,这里没有什么游客。这里的海水很浅,由于海底的岩石突兀,使得海水看上去显示出各种不同的蓝颜色,很象九寨沟的水,只是更壮观。旁边有骑了自行车在这里歇脚的祖孙三人,一直微笑着看着我们。然后其中的中年人热情的主动要求为我们全家人合影。突然很羡慕住在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可以出门就看到这么美的海。希望将来老的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可以每天坐在这里回忆过去---- 现在要多做些事情值得那时候拿出来回忆才好。



回到Geelong吃午餐,女儿又赖在playground玩了近一个小时,也许这就是她喜欢麦当劳的原因吧。和来时的路不一样,这次选了内陆的Hume Freeway。大多数的路段都是110公里/小时,节省了不少时间。上次我开这样的高速,还是2007年带外甥女去堪培拉的时候。当时我还是P牌(临时驾照),所以心安理得的呆在最左道,任一辆辆的车从我的旁边超过去,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这次倒是不紧张了,但是看着被别人超车还是有点不爽,搞得我一不小心就超速。

晚上落脚的地方是Albury,入住的这个宾馆有100多年的历史,很有特色,下回书再分解。

墨尔本自驾游 第三天

2009年12月27号

这天的重点项目是墨尔本科技馆,因为它上午10点钟开门,沿途经过维多利亚国会大厦,可以去看一下。开车的时候,沿途看到一个外面爬满了常春藤的古老建筑,门前还摆着大炮之类的,赶紧停车下来看一下,才发现原来是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办公楼。


到了国会大厦,因为不上班,所以是不对外开放的。很惊奇地发现有很多中国游客在照相留念,而且也不是一起跟旅游团来的。也许只有中国人才在这个老外的节日里出来旅游,就像咱们过春节肯定会和家人朋友呆在家里吃吃喝喝一样。

科技馆(Scienceworks Museum),是小孩子们的乐园。因为都是室内的活动,所以没照相。有孩子的朋友们,这里是到墨尔本一定要去的地方。原本打算玩到中午,结果我们一直到下午两点半才离开。原本打算坐船游览墨尔本市容的,眼看着时间来不及了,临时改去了55层高的Rialto Tower大厦顶层(Melbourne 360 Observation Deck)欣赏墨尔本的全景。


之后又去了Southern Gate,相当于悉尼的情人港(Darling Harbour)。原本计划的观光游船就从这里出发。景色很美,但是不适合匆匆而过,应该拿点饮料坐在长椅上慢慢地消磨一个下午。晚餐就选定了这里临河边二楼的一家中餐厅。由于没有提起预定,没有拿到靠河边的位子。这家的味道还不错,也是被完全西化了的。连上菜也是按西餐的标准几个菜齐了一起上。汗……

墨尔本自驾游 第二天



2009年12月26日

早上起了大早,早饭依然是方便面。再次上路,有种重回人间的感觉。沿途的加油站大多开门了。自从进入维省,觉得基础设施比纽省查很多,路边的停车点大多没有厕所,支线上的很多道理年久失修,有些根本都是没有铺过沥青的土路。沿途的麦当劳也出奇的少,一路无话到了Lake Entrance才看到第一家麦当劳。这里的景色很美,公路沿着湖边而行,有点像悉尼北边的The Entrance。


麦当劳里面熙熙攘攘,趁着女儿在playgroud玩的空当,我跑去旁边的Woolworths买了照相机的电池和一点水果。一路无话,直奔今晚的目的地 --墨尔本的Sebel Albert Park。在这里第一次享受到有人代你泊车的服务。每次把车开到门口,把钥匙交给门童就可以了。出门前,把牌子给门童出示一下,他会马上帮你把车从地下停车场开上来,把车头调好,请你上车。我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人伺候着又有点不舒服,土啊!


稍事休息,去了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悉尼歌剧院对面的那个好像也叫这个名字。这个花园巨大,我们只逛了其中的一角。其间碰到无数的中国人。


晚餐去了唐人街附近的一家中餐馆,这家是用英文搜出来的网友推荐饭店。结果发现是一家被完全西化的饭店,没有中文菜单,大多是中西合璧的菜式。点了几个菜都不合女儿的胃口,但是她还是埋头吃了两碗白米饭。呵呵,看着觉得可怜啊!平时在家总是央求着要吃麦当劳或者方便面,这次出门算是吃够了。

墨尔本自驾游 第一天

2009年12月25号
经过了好几天的准备,后备箱里塞满了各种食物、饮料、衣服,车里放满了女儿的玩具、各种音乐CD、照相机、录像机,车玻璃上吸着不久前才买的GPS,一家人“浩浩荡荡”地上路了。因为以前孩子太小,从来没开过这么远的长途。这次算是试水之旅。

通过GPS的指引,慢慢地上了沿着海边走的Princes Highway。圣诞节的早晨,路上没有什么车,到处都很安静,天有点阴,没有太阳,正是开车的好天气。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在Kiama下了高速,到Kiama小镇上转了一下。这里已美丽的海滩著称。街上也很安静,大多数的人应该还在睡梦里。我们把车直接开到这里的一个瞭望点(lookout),可以看到海滩和小镇的前景。下车拍照时,才发现照相机没有电了(前两天的行程都没有照片)。百密一疏啊,下次引以为戒。

重新回到Princes Highway,天开始下起雨来。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们沿途经过每一家加油站和麦当劳,都没有营业。虽然预先备足的干粮,但是没想到加油站也不开呀。LG前一天没有加油,虽然还有半箱油,但是他不确定是否可以开到今晚落脚的地方。终于看到一家很小的加油站开了门,只有中东人模样的老板一个人站在门口。我们刚把车停好,他就热情地走过来说,普通的汽油已经卖完了,只有premium的。现在哪管那么多,有油就好。

加了油,继续前行。这时候快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天也下起倾盆大雨来。沿途的每一家麦当劳都没有营业。终于看到第二家开业的加油站。LG把车开加油站内可以避雨的地方,从后备箱里把我们储备的干粮拿到车里。出于对老板的感激,他到加油站里买了一杯咖啡。老板听说我和女儿两个人在车里,分别送给我们一个北极熊和一个麋鹿的小玩具。在心里谢谢他。我给每个人切了一点水果,做了火腿三明治。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又重新上路了。

一路无话,直达我们要下榻的Mallacoota。这个小镇在悉尼与墨尔本的中点上,小镇到处都是Motel。我们订的这件是公寓式的。在路上,LG就说这个应该很豪华,因为他在网上订的时候选了个很贵的,因为不想在圣诞夜过得太局促。结果到了之后大跌眼镜。整个宾馆不过是一排排象临时建筑一样的平房,虽然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厨房。但是墙壁就像板子一样,很薄。还好,我们到得早,旁边的房子还没住人。

我和女儿在房间里收拾东西,整顿休息。LG出门看看晚餐怎么解决。不久他就回来了,对面有个中餐馆,圣诞节不营业;RSL Club,圣诞节不营业……,GPS能搜到的饭店都不营业。连镇上的Woolworths也不营业。幸好我们带了以备不时之需的方便面,还有咸菜,作为我们的圣诞大餐。不求豪华,但也绝对难忘。还有,他发现沿途的Motel大都已经打出了客满的牌子,只有我们住的这家的招牌上还显示有空房间。难道是传说中的黑店?!

这里顺便说一下Highway,和国内的“高速公路”绝对是两个概念。就像悉尼穿城而过的Pacific Highway一样,这个Princes Highway,也就是普通的公路,相当于中国的国道,限速在60至80公里/小时不等。在有些地方穿城而过,也会讲到50公里/小时。国内现下全封闭的高速公路这里叫Freeway,或是Motor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