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September 2008

初试精油

精油是由植物的根、茎、叶、花朵、果皮、果实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脂,实际上它们不是“油”,而是一种挥发性很高的液体。由于植物不会动,也不会说话,它要吸引昆虫来采花粉、驱除害虫、抵抗疾病等等都是依靠自身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味道,这些味道,就是精油的所在。

气味由嗅觉传到大脑,可以瞬间引起我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闻到舒服的味道,心理自然涌出一片祥和;相反的,闻到不舒服的问道,马上会令人作呕、头疼,甚至焦虑不安,这是生理本能的排斥反应。因此,嗅觉的舒服与否,不但关系着我们的生理和精神状态,进而影响体内的内分泌系统。

精油的使用主要有熏香、按摩和浸浴三种。由于家里有小孩子,不方便用普通的加热熏香,以免打翻烛火。而玩家必备的负离子扩香器一直没有找到,看来要将来要专门到台湾去买了。

按摩是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精油都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必须先溶解于基底油才能使用。各种基底油中,我只买过葡萄籽油,质地很轻薄、味道很淡,按摩的时候很容易推开。单独使用时,可以用来清洁面部毛孔中的油脂,起到卸妆油的作用。至于橄榄油,油腻而味道很重,还是留着做色拉比较好。

所有的精油中,只有熏衣草和茶树精油是可以直接涂在皮肤上的精油。由于它们都是澳洲本地盛产的精油,价格便宜,到处都可以买到。目前我只用过这两种。

滴几滴熏衣草精油在化妆面上,放在枕头下,可以有助睡眠。滴几滴熏衣草精油在浴缸里泡澡,可以释放压力。在深层清洁面膜之后、保养保湿面膜之前,用棉花棒将熏衣草精油涂在色斑和晒斑的地方,可以起到淡化色斑的作用。(但是不能用在眼睛周围,会很刺通。)

熏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都有护理青春痘和治疗蚊虫叮咬的作用。我初试果汁排毒的时候,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了深层排毒的柑橘类果汁(橙汁和柠檬汁),结果冒出了很多痘痘。(我是很想回到十八岁,但是不想以这种方式,呵呵)幸亏有了这两种精油,直接涂在皮肤上,很快就消了,而且完全不会留下痕迹。年轻的时候就知道的话,会省去我多少的烦恼啊!

还有很多复杂的精油,等家里可以摆下这些瓶瓶罐罐的时候,一定挨个体验以下。

关于常见的基底油和芳香精油的名称,详见我的博客常用基底油和芳香精油的中英文名称对照》

吃素实用手册

听我讲完吃素的好处之后,很多朋友都跃跃欲试。但是,不吃肉了以后每天都吃什么,是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要遵循两个原则:

  1. 要好吃。如果顿顿都是萝卜白菜式的忆苦思甜饭,纵然你有再坚强的意志也坚持不了多久。
  2. 营养成分要合理搭配。以前从肉类中摄取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要在替代的素食中得到补充,才不会出现营养不良。

作为vegetarian (素食主义者),西方的划分比较宽泛和多样化,只是不吃红肉(西餐中,猪牛羊肉为红肉;鸡肉、鱼和海鲜类是白肉),就可以把自己叫做vegetarian。另外的灰色区域包括牛奶和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等,黄油和鸡蛋。最严格的一种是指不吃任何来自动物身体的东西,这种比较难,大概只有受宗教严格约束的人才能做到。本文探讨的素食主义者是吃鱼肉、鸡蛋,不吃红肉、鸡肉、牛奶和奶制品人,比如我*_*.

肉类的替代食品可以有以下几种:

  1. 豆腐、豆浆和其他黄豆制品,提供大量优质蛋白质和钙,
  2. 菌类,包括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竹笙等等,提供各种赖氨酸、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3. 坚果类,如腰果、开心果、花生、核桃、杏仁、松子等等,提供各种矿物质和优质的植物性油脂,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求,
  4. 海藻类。
  5. 其他肉类的代用品,如面筋、油面筋等。这些食物不能在营养成分上对肉类起到替代作用,但是可以满足你偶尔对肉类的“咀嚼感”的怀念,就是吃起来的感觉象肉一样。在国内出版的素食菜谱上看到大量使用素鸡、素鸭、素火腿之类的食材,我非常的不赞同。因为这些大多是大豆制品,通过加入大量的人工色素、香料等成分来达到色泽和口感与肉类相似的效果,对身体没有好处。如果真的那么想吃肉的话,还是吃肉比较好。

下面是几个吃素的原则:

  1. 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主要指蔬菜和水果。在你每天摄入的食物当中,要有80%左右的是这类食物,并且50%的食物最好是没有经过加热、烹调过的。这一点听起来比较难,但是把蔬菜和水果榨成汁就是一个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以后会就榨汁做专题讨论)
  2. 早晨空腹吃水果、喝果汁。水果千万不可以在饭后吃。因为水果的主要消化吸收发生在小肠,它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很短。饭后的水果长期滞留在胃里,胃酸把水果的主要营养成分都破坏掉了。而早上起床后最需要快速补充能量,也就是糖。水果中所含的果糖是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糖类。所以早餐吃水果和果汁比吃面包、麦片等碳水化合物或者煎蛋等蛋白质,都要方便得多,减少肠胃负担。{关于早晨起来先喝什么的问题,观点有很多,仁者见仁。主要包括:一杯温水、一杯温的淡盐水、一杯蜂蜜水、一杯加了柠檬汁的温水、一个新鲜柠檬榨的纯柠檬汁。我试过纯柠檬汁几个月,具有强力清肝排毒的功效,但是也需要顽强的毅力,最后放弃了。我现在认为最好的是喝一杯温水,时间在起床以后、刷牙之前。}
  3.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不可以同时吃。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传统的海鲜意大利面、鱼配米饭、虾肉水饺,都是不可以的。但是我看过的所有的由专业营养师写的关于饮食或排毒的书中,无一例外的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原因是人体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需要的消化酶是不同的,一个呈弱酸性,一个呈弱碱性。这两种酶同时出现在消化道中会相互反应,影响消化功能,使食物长时间滞留,加重肠胃的负担。我的具体的做法是,规定几个晚上为“蛋白质之夜”,晚饭可以是鱼、虾、蛋、豆腐、油豆腐、腐竹等,当然还有蔬菜,配豆浆或其他蔬菜汤,没有米饭和粥类。而其他时间的晚饭自然就是吃米饭、面包和粥等碳水化合物配蔬菜了。
  4. 蔬菜水果要吃当地应季的,不要吃大棚或国外进口的反季节蔬菜水果。且不要说运输过程更长、使用的化学催熟等药剂更多,单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当时当季的水果最能满足人体的各种需要。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摄入和自己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云彩底下生长出来的果蔬最符合自然的法则。
  5. 控制饭量,每餐吃到七分饱。可以在上午10-11点和下午3-4点吃一点葡萄干、杏干之类的干果,或是各种坚果,补充能量,不至于到下一顿饭的时候饥肠辘辘,以至于吃太多。
  6. 坏掉一点的水果要全部扔掉,因为及时还没有腐烂的地方也已经有病毒了。

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运动也很重要。就象饮食要多样性一样,运动也要多样性,有氧运动、负重运动和柔韧性的锻炼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台设计精密的机器,我们一定要小心的使用、精心的维护,因为不好买零配件,而且,我们只有这一台!!!


三种葡萄干:Currant, sultana, raisin

Currant最好区分,它是用熟透了的红葡萄晒成的葡萄干,颜色是黑色,很小,味道很甜很甜。不能用来当零食,只能用来烤面包。女儿喜欢的一首儿歌就叫“Three currant buns”:

Three currant buns in a baker’s shop,

Round and fat with sugar on the top,

Along came a boy with a penny one day,

Bought a currant bun and took it away…

Sultana 大多是用青葡萄晒成的,不过其中也看得到少量的红葡萄,颜色从黄绿色到紫色都有。超市里有小包装的可以做小孩子的零食,但是大多用来烤蛋糕或是松饼(muffin)。

Raisin 是用青葡萄晒成的,个头很大,一般做零食吃,但是超市有时也出售一种Raisin Loaf (葡萄干长条面包)。

为此专门问过澳洲的朋友,他们也说不清sultanaraisin的区别,只是觉得前者偏小,后者偏大而已。

Thursday 18 September 2008

裙子

今年悉尼的春天姗姗来迟。一阵暖洋洋的春风吹过来,让我忍不住要打开门窗、扫扫几角旮旯的灰尘,也该把冬天的被子、衣服洗洗、晒晒收起来了。

女儿最喜欢和我一起爬高爬低、翻箱倒柜、收拾东西了。她对任何不是日常事务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有可能会翻出来她早就忘记了婴儿时的玩具,或是小时候的衣服、毯子。她总是问东问西,不相信自己曾经那么小,直到我把她以前的照片和录像找出来给她看为止。有时候,听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对你说,她小的时候如何如何,让人觉得忍俊不禁。

上星期,在我收拾换季衣服的时候,被她发现了一大包去年从国内给她买的衣服。由于她对衣服太过喜新厌旧,这些衣服在买的时候一直到搬到这里,都是瞒着她的。一下子看到这么多新衣服,把她可乐坏了。

“妈妈,这条裙子现在可以穿吗?”

“还不行,要到夏天才能穿。”

“妈妈,这条裙子呢?”

“也不行,这条也要等到夏天。”

“那这一条呢?”

……

连问了三条之后,她终于失去了耐心。

“那到什么时候才是夏天啊?!今天晚上睡着之后再醒过来就是夏天了吗?”

“那么,哪一天早上醒来是夏天呢?”

“一个晚上”是她能够忍受的最长的等待。以前,每到要睡觉的时候,她都很挣扎,“妈妈,我一点都不困,不想睡觉……,什么时候才能起床呢?”我总是告诉她,当你睁开眼睛看到窗外的天已经亮了的时候,就可以起来玩了。早上醒来,她总是自豪地说,“妈妈你看,我都从晚上睡到白天了。”

如果这个夏天还要等很多很多个“从晚上睡到白天”,对她来说真的是太残忍了。所以,我选了几件面料稍微厚一点的,告诉她里面套上厚一点的衬衣或T恤衫现在就可以穿了。她终于高高兴兴地抱着新裙子去试穿了。

女儿从三岁多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起,就为自己的穿着作主了。其中,她最爱穿裙子。现在除了去海边玩以外,一年四季都要穿裙子。幸好这里的冬天不太冷,腿上穿双毛线的袜子就可以了。记得当年在大学里,冬天零下20度的时候,我和宿舍的女生们还要穿着裙子去跳舞呢。

我小时候也是很爱穿裙子的,但是只有夏天才能穿。看着天气一天天的热起来,女孩子们的心里都痒痒的,但是谁都不想成为学校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生。终于等到很热的一天,和班上的几个女生约好了第二天一起穿裙子。但是往往第二天就变天了,不是刮大风就是下起了雨。结果整个早晨心里都很为难,即不想违背了和朋友们的约定,又不想自己成为学校里唯一一个穿裙子的人。

经常觉得自己很幸运,有一个女儿,仿佛和她一起重新长大了一次。

Wednesday 17 September 2008

凤梨虾球




这是个在正规的烹饪书籍上学来的菜,和国内的“咕咾肉”属于同一种口味。和老外一起吃中餐,他们多半要点这个“sweet and sour pork”,或者是“sweet and sour fish”。

材料:凤梨(就是菠萝)、虾仁、鸡蛋、淀粉、橄榄油、菜油、番茄酱、盐、糖

做法:

  • 虾仁开边去沙线,
  • 鸡蛋取蛋白打发,加入虾仁和淀粉、盐、橄榄油,放入冰箱腌15-20分钟,
  • 凤梨在2/3处纵向刨开,用小刀将大半的那块的果肉挖出来、切小块备用,
  • 腌过的虾仁用开水川烫,再过冷水(加冰块更好,叫过冰河,可以使虾肉更Q,)
  • 盐、糖、醋一小匙、番茄酱一大匙、淀粉一小匙在碗里调成汁备用,
  • 锅内烧热油,加入虾仁和凤梨快炒,加入以上调好的汁翻炒,
  • 盛在挖空的凤梨壳里上桌。*

*:为了把肉挖出来又不把壳弄破,手都要挖断了。当时是为了少洗一个盘子,结果最后菜里的汤汁还是流下来弄脏了盘子,唉。下次还是直接把菜盛在盘子里好了。

南瓜浓汤


刚来的时候很喜欢西式的蔬菜浓汤,味道浓郁还看不到材料。本想好好研究一下,发现他们不过是把各种蔬菜煮好之后用blender打能粥样而已。西方人在饮食上的创意比中国人差太远了。

材料:南瓜、胡萝卜、洋葱、西红柿、土豆、欧洲防风根(parsnip)、盐

做法:

  • 上面材料全部滚刀切大块,
  • 放在锅里加水煮半小时,加一点盐
  • 倒在blender里打烂,
  • 应该加点欧芹(parsley,台湾翻译成“巴西利”,是一种香料,像香菜一样)作装饰,家里刚好没有,就免了。

我觉得味道一般,LG很喜欢,因为他有一个国际化的胃。

清炒茴香



想念小时候自家院子里种的小茴香,还有妈妈做的茴香馅的饺子。这里是没有那种茴香的,这里的茴香是吃根的,叶子作香料,稀疏的几根。可能这里的茴香是国内的“大茴香”?味道倒是和小茴香有几分相似。

材料:茴香、葱、油、盐

做法:

  • 茴香去叶和根,洗净切丝,
  • 热锅热油快炒,加葱花和盐出锅。

茴香在Jennifer Harper博士所著的《排毒》一书中被推荐为初期排毒的蔬菜。它其中的挥发性油河类黄酮素可以强化消化系统,减少胃肠胀气,中医上来说主要作用是补气。

自制豆腐脑




虽然这里可以买到国内绝大部分吃的东西,但是,豆腐脑确是绝对买不到了。所以,决定自己做!

查了网上很多帖子,北方一般用石膏来点,豆腐比较硬;南方一般用卤水点,豆腐比较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是用一种叫葡萄糖内酯的东西来点。无论是哪一种,这里都买不到!幸好发现有位达人说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也可以,在一家华人超市找到了它。下面是我做豆腐脑一次成功的经验和窍门:

主料:黄豆、水、熟石灰
配料:葱、香菜、腌菜心、虾皮、酱油、香油、醋、黄豆
设备:搅拌机(blender,我认为叫粉碎机更合适)、纱布、蒸锅

做法:
  • 黄豆500克隔夜浸泡(至少12个小时),
  • 黄豆加1.5至2升水,放在blender中粉碎(豆浆越浓,豆腐脑越硬,凝固得也越快),
  • 在蒸锅上罩上纱布,分几次把粉碎的豆浆到在纱布上,用手挤、滤掉豆渣,
  • 把蒸锅放在灶上烧开,加热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停搅拌、以免糊底;撇去浮沫,以免炸锅,
  • 豆浆烧开1-2分钟,从灶上拿开,
  • 熟石灰一汤匙(10-15毫升),用清水调开,缓缓地倒入煮好的豆浆里,同时不停的搅拌,
  • 用铝箔把蒸锅密封,再盖上锅盖静置,几分钟后豆浆就凝固成豆腐脑了(这点十分重要,如果凝固得太慢,豆腐脑成型的时候已经凉了。
  • 葱、香菜、腌菜心切碎和虾皮撒在豆腐脑上,淋上酱油、香油、醋就可以了。

LG说正宗的四川豆腐脑还要放炒熟的黄豆,所以黄豆烤箱180度烤了5分钟至爆皮,撒在碗里。说实话,不放黄豆更好些。

蔬菜拌面



前几天读了一本介绍台北名小吃的书,其中说到一家面店。店主自创了一道蔬菜拌面,用各种时令蔬菜单炒成小菜,再和油面拌在一起,颇受欢迎。我用包头菜和胡萝卜试做了一下,果然很好吃。

材料:包头菜、胡萝卜、干红辣椒、大蒜、盐、醋、香油、挂面(担心福建油面里的防腐剂太多,用挂面代替)

做法:

  • 包头菜洗净切细丝,胡萝卜洗净刨成细丝,
  • 锅内烧热油,爆香蒜片,把胡萝卜炒熟,装盘,
  • 锅内烧热油,爆香干红辣椒,把包头菜炒熟,装盘,
  • 同时另一个蒸锅开水下面,盛在盘子里,
  • 在碗中加面和炒好的包头菜和胡萝卜,淋上香油和醋,拌匀。

韭菜素派(pie)







这是我自己乱做的。叫它“派”是因为用了做pie(翻译成馅饼,但是和国内的馅饼完全不是一个东西)用的现成的酥皮(puff pastry),要做的时候才发现做pie的模子被我前几天做蛋挞的时候用完了。最后临时征求女儿的意见做了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三种。

馅料:韭菜、鸡蛋、木耳、盐、菜油、香油
外皮:现成的酥皮、鸡蛋

做法:
  • 韭菜洗净切碎,鸡蛋用油炒散放凉备用,木耳泡软、去硬蒂切碎,
  • 备好的韭菜、鸡蛋、木耳加油、盐和香油拌成馅
  • 烤盘上铺一张油纸(baking paper). 酥皮一开四,每一小张中间加一大勺做好放凉的馅,对角合上,用手指压一压,再用叉子头压实后摆在烤盘里。
  • 在表面刷一层蛋液,再在酥角的面上用叉子扎几个 孔,这样可放出馅里的水汽,保证皮很酥脆,
  • 烤箱预热200度,,烤箱里烤25-30分钟至表面金黄。放置5分钟即可食用。

*在想吃包子或饺子,又懒得和面赶皮的时候,这是个不错的偷懒的方法。

Thursday 11 September 2008

麻婆豆腐



经典的川菜。以前每次最后放了花椒粉都觉得有点牙碜,而且花椒籽粉碎以后黑黑的,影响美观。这次用了自己粉碎的花椒,效果果然不同凡响。被四川人称为“现在到了四川也未必找得到这么正宗的麻婆豆腐。”虽然我知道有点言过其实,但还是笑纳了。

原材料:豆腐、郫县豆瓣、辣椒碎、川花椒、大蒜、酱油、淀粉(正宗的要有肉末,免了,还有青蒜苗,买不到,也免了)

做法:
  • 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把豆腐放入清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沥干备用,(书上说这一步是为了去除豆腐中的豆腥味,但是我觉得是为了使豆腐更滑嫩、更易入味)
  • 川花椒用干锅煸出香味,倒入搅拌机(blender)中粉碎,呈粗粉状就可以了,
  • 炒锅中入油加热,加蒜末和郫县豆瓣和辣椒碎炒出红油,
  • 加适量清水,倒入豆腐烧3分钟,加入酱油烧2分钟后,再淋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后撒上自制的花椒粉即可出锅。(为了美观饭店里一般都是装盘后再加花椒粉,自家吃饭就不必了)

地三鲜




东北名菜,传统的做法茄子和土豆都要先过油炸,耗油太多,我少做改动,土豆先煮再炒,口味也很好,不至于太过油腻。

材料:茄子、土豆、青椒、姜、大蒜、酱油、盐、油

做法:
1. 茄子和土豆洗净、滚刀切大块,青椒去籽切块,姜切片、蒜切末,
2. 茄子过温油炸软,
3. 土豆在水中煮5分钟,沥干水分备用(这里的土豆很“沙”,看过就烂),
4. 锅内烧热油,下姜片和蒜末爆香,下土豆炒至表面金黄,
5. 下炸过的茄子,加酱油和一点水继续翻炒,
6. 下青椒翻炒,加盐出锅。

也谈人权

上个周末(96,7日)是LG几个月来唯一的一个在家休息的周末,我们全家开车到离家60公里的The entrance(翻译成入海口吧,确实是一条河的入海口)去玩。在中途,找了一个麦当劳停下来打尖。旁边餐桌上的几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张桌子上一共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六七十岁的智障老人,一人要了一个儿童套餐,因为会免费赠送一个小玩具。两人在吃饭的过程中都紧紧地把玩具抓在手里,其中一个更是喜欢的把玩具放在嘴边亲了又亲,表情和神态嫣然是三、四岁的小孩子。另一个是正常的中年男人,四十岁上下的样子,他和他们一起吃完饭,又带他们去了厕所,然后开车离去。从他们的身材和长相上来看,他们并不是一家人。LG说那个中年人可能是在做义工,周末时间到残障托管中心去把没有家属探视的病人带出来,吃个饭,或者玩一玩,然后再送他们回去。

在这里的购物中心,或是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智障人士。他们大多很安静、有礼貌,全然不是我以前脑海里的印象。政府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每个星期我都带她到图书馆去参加“story time”,主要是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讲故事、一起唱歌、做手工,是为上幼儿园作准备的。每次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都要向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她的助手,一个智障的女孩子。打过招呼之后,她会安静的做在旁边。到了做手工的时候,她负责把装好彩纸和胶水的纸袋子发给孩子们。做完手工之后,孩子们再把空的纸袋子还给她。孩子们的心里没有歧视,那个智障的女孩也很高兴有这么多小孩子跟她打招呼。

以前上班的公司里有一个同事,有时也会在周末做义工,他喜欢到监狱里去和犯人聊天。有些犯人来自破碎的家庭、没有家人或者家人早就对他们置之不理了。长时间没有人探视,他们有可能会患上各种心里疾病。要做义工的人就可以提前去监狱登记,标明某天的什么时间可以来和犯人聊天。我的那个同事说,每次都可以碰到各种不同的人,听到他们的故事,大多是很悲惨的故事。每次去做义工,自己的心里都有所得,感激自己每天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这也是我们的幸运。

还有一件小事,也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五年前,我在悉尼过的第一个冬天,那天的风很大。我刚刚下班,从办公楼出来往火车站走的路上,经过一个公共汽车站牌。这时候一阵大风吹过来,把竖在路边的一块广告牌子吹倒了,正好砸在站在旁边等车的一个人的身上。一时之间,周围的人全都向那个人跑去。几个人帮忙掀开广告牌,有人拿出电话叫救护车,有人在大声问,“谁有First Aid的证书”(一种紧急抢救的资格证,这里有很多人自费去学,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有几个人在照看受伤的人,有一个小伙子飞快的跑到旁边的小商店去要纸巾,没有人在袖手旁观。我就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愣在那里,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提到人权,近年来对这个词已经很熟悉了。记得在威海的外企上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热血愤青。经常和公司里的老外激烈的讨论关于他们对中国的人权、自由的看法。我说,“大部分西方人都没有来过中国,在家看看电视就开始谴责中国的人权状况;而我从小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我没有觉得自己没有人权、没有自由。”他说,“那时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几年之后我告诉他我要移民的时候,他说,“我见过的最爱国的一个中国人被我煽动得要移民了,江泽民知道了一定恨死我了。”)

一般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责最多的,不外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和言论自由。但是在我看来,人权是被人以平等的人的尊严对待的权利;是在遇到意外的时候可以期待路人援手相助的权利,是在公司老板、警察、市容、政府办事人员面前不必低声下气的权利;是在医院里看病的时候不被护士小姐呼来呵去的权利;是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不用存包的权利……

在这里见到了西方的人权与自由,虽然这里并非天堂,但是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随着经济基础的日趋雄厚,指不定下次回国的时候发现,我所担心的这些小事早就不存在了呢。

Wednesday 10 September 2008

小女语录(二)

(这次的忘了记录时间了)

1.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里回来,嘴里哼唱着一首新歌,非常好听。歌词大意是她吃过晚饭之后要洗澡、然后再刷牙齿,最后她要和她的十个手指头分别吻别、说晚安,然后睡觉。她说歌的名字叫《Kiss and go to bed》。因为她边唱边表演的样子非常可爱,想逗她再唱一遍,就说,“这个歌太好听了,我也想学,你教我好吗?”没想到她一本正经的说,“不行,你还不到年龄,等你到4岁了,你就可以去Three Bears(她的幼儿园的名字)上学了。到时候你的老师会教你的,但是你只听一遍也学不会,要听老师唱好几遍才能学会!”

2. 她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的拉链坏了,我正想办法怎么安慰她呢,没想到她说,“没关系,等我们下次回中国的时候,带回姥姥家修一下就可以了。姥姥家里有那个……那个缝纫机,姥姥会修,姨姨也会,但是你不会。”“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见过她们用过那个缝纫机呀,姨姨还给我修过我一个小包包的拉链呢。”
去年在国内的时候还真有这么回事,不是她提起我还没想起来呢!

3. 前阵子电视里一直在播放奥运会的节目,这里七频道的背景用的就是天安门。去年从国内回来的时候我带她去天安门玩过,还给她买过一个中国国旗,所以她对这些还都记忆犹新。我想正是时候趁热打铁,给她讲讲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区别,汉语和英语的区别,汉字和英文字的区别。前面她还听得进去,当我拿出一本从中国带来的故事书告诉她,“这些字是中国字,你不但要会说汉语,还要会写汉字,等你把abcd的字母都学会了,妈妈就开始教你写汉字了。”她马上跳起来说,“我不学,太难了!”

“因为我们既是澳大利亚人,也是中国人,所以我们即要会写英文,也要会写中文,爸爸和妈妈都可以写两种文字。”

“我也会写两种啊,一种是abcdefg, 还有一种是12345678910。”

Tuesday 9 September 2008

重温《当哈利遇到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有感

已经不记得看过多少遍这部电影了,很多年来都是我的最爱。这里面,没有人出车祸,没有人得失忆症或是白血病,没有一见钟情或者生离死别,也没有深爱的恋人到最后发现原来是兄妹。平实无华的故事情节,一切都靠男女主角之间精彩的对白和精湛的演技慢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最近在网上下载了它的高清版本,忍不住又看了几遍。好的电影就是这样,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感触和收获,也就是“温故而知新”吧。电影的开始,第一次见面的Harry 和Sally就在争论“男女之间可不可以做朋友”这个问题,这也是贯穿整个影片的一条主线,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故事引证着这个问题本身。

这是我第一次看有中文字幕的版本,不禁惊讶于中文翻译的粗糙。如果一个不知道英文原文的人光靠中文字幕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体会到电影对白的精彩。象是瓷砖(tile)翻译成轮胎(tyre),虽然让人不知所云,但是还不至于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但是把“high maintenance”和“low maintenance”翻译成“保养得好”和“保养得不好”就让人如坠云里雾里般摸不着头脑了。

“High maintenance”和“low maintenance”的说法源于房地产中形容后花园的。在售房的广告中,卖主都要标明自己的花园是“low maintenance”,意思是说这个花园的花草不是太娇贵,你偶尔忘记的浇水那些花花草草不会马上就死掉;或者是碰到了持续高温的夏季它们也都受得了。再就是花园里的树最好是常绿的,而不是落叶的,不然要整个秋天的周末都在家吹落叶。这里的“High maintenance”应该翻译成“难打理的”,而“low maintenance”是“好打理的”。

Maintenance是个比较严肃的词,用来形容女人本来就带有调侃的味道。这里的“High maintenance”的女人是指对生活要求较多或较高的人,可能需要很多的衣服、首饰,可能是需要男朋友花很多时间陪,可能是经常需要某种特定的氛围等等。所以,从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双方面考虑,这里的的“High maintenance”最好翻译成“难伺候的”,而“low maintenance”应该翻译成“好伺候的”。(自己在家推敲了一天呢!)

电影里Harry说,“There are two kinds of women, high maintenance and low maintenance,”(女人分两种,好伺候的和难伺候的),Sally 问他自己属于哪一种,他说,“you are the worst kind, you are high maintenance but you think you are low maintenance”(你是最糟糕的一种,你很难伺候,但是自己认为自己很好伺候)。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算是我喜欢这个电影的一个原因吧。记得我和LG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当Harry对Sally这么说的时候,他就激动地在椅子上跳起来说,“你就是这种人!”

{我确实一直认为我是满足于简单生活的人,不需要赶时髦的衣服、昂贵的首饰、配套的鞋子和包包。LG经常说,你对人对事的要求之高,一般用钱都解决不了。以前在厦门的时候,经常到不同的饭店去吃饭。当然菜单上的菜名大多没有象“白菜猪肉炖粉条”那么明了,所以每次我点菜的时候都要问清楚都是什么材料做的,是大致怎么做的,尤其是饭店自己创新的菜。每当这时候,LG总是对服务小姐心怀歉意,对我说,一会儿菜上来不就知道了嘛。“我总有权利知道自己点的是什么菜吧,不想我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效果差距太大,以免影响我的愉快心情。”我的这些说辞都被用来当作我和电影中的Sally是同一类人的呈堂证供,虽然在大学里给自己起英文名叫Sally的时候还没看过这部电影。}*

还有一句对白我也很喜欢,就是最后Harry对Sally表白的时候说的,“When you realize you want to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with someone, you want the rest of your life to start as soon as possible。”(当你意识到你想和某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你希望你的余生能够尽快开始)

在故事的结尾,他们没有再争论“男女之间可不可以做朋友”这个问题,而是用事实告诉了我们它的答案-- 男女之间不可能做朋友-- 至少对Sally来说是这样的。

如果你从来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妨下载来看看:
http://www.kaoogo.com/Detail.aspx?ID=6208



{}*这段文字和本文的题目关系不大,只是信马由缰写的,暂时留在这里,找到更好的去处就会删掉。

Monday 8 September 2008

章鱼、鱿鱼、乌贼 / Octopus, Squid, Calamari

在国内时,由于各地的方言土语千差万别,再加上我几乎从来都没有买菜做饭,所以对上面的几种东东从来没有搞清楚过。现在作为整天流连于菜市场和厨房之间的家庭煮妇,终于有机会和它们亲密接触。

Octopus,应该翻译成章鱼,威海人叫八带,或是八爪鱼。它们的身子很小,有八个强壮的爪子。做法一般是用辣椒孜然等辛香料爆炒。


Squid,字典显示的翻译方法是鱿鱼、枪乌贼,好像鱿鱼和乌贼应该是同一种东西。Squid身体较大,有10条腿,其中八条较短,两条较长,但是远没有章鱼的脚来得粗壮。无论是在鱼市,还是超市里的冷冻的半成品,Squid都只有一种吃法,就是切成环状,然后炸成鱿鱼圈。在我著名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买了两只squid回来打上十字花刀做了一道炒鱿鱼卷。虽然它也可以卷成小卷,但是由于肉质很厚,入口很腻,就象吃肥肉块一样难以下咽,完全没有Calamari 的味道。


Calamari,字典上的解释是枪乌贼。它的外形和Squid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肉质薄,著名的炒鱿鱼就是用它,还有以前在国内路边的烧烤摊子上吃到的烤鱿鱼头、烤鱿鱼板。(其实它身子外面的那层紫色的薄膜应该撕掉的,现在想起来他们都是带着一起烤的,狂汗。)



现在我还是不能讲清楚汉语中的鱿鱼和乌贼是什么关系,但是能够清楚的告诉你Octopus, Squid, Calamari的外形有什么区别,还有都能用它们做什么菜。只是现在很少买来吃了,它们胆固醇太高的原因,也有吃素培养出来的恻隐之心。

Wednesday 3 September 2008

Seaweed vs Kelp 哪个是海带?



(照片上面的是用水泡过的海带,下面的是用水泡过的昆布)

以前在中国超市或韩国超市都有看到标有“seaweed”的在卖。有些是我们叫的海带,有些并不是,而是各种不同的海草。就象紫菜也翻译成seaweed,还有用来包寿司的海苔也被翻译成seaweed。因为西方人的食谱中没有海草类的食物,所以他们在名称上没有细分也不奇怪。

前几天读了台湾素食专家林光常的一本关于排毒的书,里面反复提到了Kelp, 字典上的解释是“海藻,海藻类植物”。那么Seaweed Kelp 又有什么区别呢?

马上到超市里面寻找,果然找到了一种“洗水昆布”,原来香港人把Kelp翻译成昆布,用水泡过洗净之后的海带和昆布如上图所示。用了网上的方子,做了昆布海带黄豆汤。原本是要加龙骨的,这里我就免了。有时候在想,为什么要给猪的脊椎骨叫龙骨、鸡爪子叫凤爪呢,这才是真正的攀龙附凤啊。(太有才了,呵呵)

昆布30克、海带30克、黄豆30克、生姜2 -3片。昆布性寒味咸,入肺、胃经,功能清热消痰、软坚散结,降血压。《药性论》认为它利水道,去面肿,《玉楸药解》说它能泄水去湿,破积软坚 瘰疬瘿瘤;海带亦性寒味咸,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软坚,清血利尿,散瘿瘤结气和项下硬结。《本草蒙鉴》还说它能:除胀满作肿;黄豆、猪脊骨既为 药引,又去其昆布、海带的寒气。黄豆性平味甘,既补益又有解热毒和消暑气的功效;猪脊骨性平味甘,具补阴益髓之功。合而为汤,既清热除烦、祛湿利尿又补 益。

煮好了汤,悄悄说一下,味道不值得推荐。海带厚厚的有嚼头,但是昆布很薄,象纸一样,口感不好。

在网上搜了半天,找到一位达人的博客里的解释,我觉得比较权威。博客地址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afb5701000cn9.html

1海带与昆布在植物学上有严格区别:首先,海带是更普遍的名称。海带在生物学上第次分为海带目、海带科和海带属(植物的分类单位的主要等级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亚)。

其中海带目有四科:绳藻科、海带科、翅藻科和巨藻科。我们日常说的海带,是指海带科下的海带属。通常说的海带是褐藻门-海带目-海带科-海带属(Laminaria),孢子体大型,明显地分化为叶片、柄部和固着器3部分,叶片单条或深裂成掌状,无中肋,柄部圆柱形或扁平,固着器假根状或盘状。海带属还可分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长海带、褐藻、糖海带、狭叶海带(Laminaria angustata)、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皱海带(Laminaria religiosa)等30余种,主要分布于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和日本的北海道,美洲太平洋和大西洋北岸。中国只有1种海带,主要产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岸。

上面列出的外文是海带的拉丁文学名。英文中海带的俗称有很多:美国叫kelp,爱尔兰叫sea tangle, 加拿大叫horsetail kelp, 西欧叫做fingered tangletangle;来自日文的英文名有:makombu, shinori-kombu, hababiro-kombu, oki-kombu, uchi kombu, moto-kombu , minmaya-kombu, ebisume (Japan), kombu, hirome, umiyama-kombu ;来自中文的英文名有:hai dai(海带) hai tai(海苔),kunpu(昆布), 来自韩国的英文有:hae tae, tasima


2 昆布(Ecklonia)是褐藻门-海带目-翅藻科的一属。因此,昆布与海带不是亲兄弟,而是堂兄弟昆布藻体黄褐色,40100厘米高,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 3部分。固着器是由叉状分枝的假根组成;柄部圆柱形,光滑不分枝;叶片单条或羽状、复羽状分枝,边缘有锯齿。粘液腔道12层,呈环状排列。孢子囊群着生在叶的表面。昆布属再细分可分为几种:昆布、鹅掌菜、五掌菜、喇叭鹅掌藻,我国只有一种鹅掌菜,主要产于浙江渔山岛和福建平潭、莆田一带。

昆布在英文中俗称也有很多,如:Bamboo seaweed, Kelp, Paddle weed, Sea bamboo,Kajime(来自日文)等。


中国古代是没有海带的,中国的海带是民国前后从日本引进的。分类学中海带科的拉丁文(Laminaria Japonica)就暗示这是一种日本产植物。日语中把海带统称为昆布。我国的一些植物学书籍也说海带的别名也叫昆布。我没有考证过,昆布到底是来源于汉语还是日语。

所以,说海带与昆布是一回事没 有大错,因为二者均属于海带目。说不是一回事也对,因为二者在种属一级不同。从下面的框图可知,它俩有共同的爷爷”——海带目,爸爸则一个是海带 科,一个是翅藻科。因为植物分类学上名称有些混乱,而且外形很接近,再加上海带是由日本引进,而日语中昆布就是海带,而且英语中kelp也既指海带又指昆 布,所以就造成了海带与昆布经常被混淆。

结论:如果不是特指分类学上的定义,把海带叫做昆布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我们平时食用的绝大多数是分类学(中文)上的海带属而不是昆布属,所以叫海带更科学——因为起码同属海带目。况且,我们毕竟不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