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读书笔记.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读书笔记. Show all posts

Sunday, 7 February 2010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以前听一位喜欢佛经的朋友讲过,也许当时没有这样的心境,一直不能体会。在一天上班的火车上,心里被一些事情烦扰着,随手翻开刚从国内买的《求医不如求己》,刚好看到中里巴人关于这句话的解释,觉得忽然之间明白了。他说,心就要象一面镜子一样,有人到了镜子前面,镜子就呈现他的影像;然后他离开了,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留下。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就像一句禅语:“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就是从来不把事情留在心里。“而生其心”,是指这样才能让心自然的生长,不受过去的事情的影响和牵绊,没有恐惧和忧虑。

这是一个人的本心,除非自己要改变,否则别人无法帮你改变。Jim Rohn*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关于人的本心,不没有办法靠他人辅导和帮助的。一次,他做完一次演讲,听到一个年轻人兴奋的挥舞着手臂大声说,太好了,我要从现在开始发奋,改变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个年轻人打着哈欠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这种讲座听了多少次了,一点用都没有。他说,为什么同一个讲座,不同的人听了以后的效果如此不同呢?因为听的人不同,我也没有办法把第一个年轻人变成第二个年轻人,因为他们的本心是不同的。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适合第一种人,他们的心是只空的杯子,等着有意的信息倒进来。有些人的杯子被过去的东西填满了,所以倒不进新的东西了。

很早之前听说的一句话,不想接受新鲜事物就是衰老的标志。所以,一直努力连滚带爬地跟着潮流走,流行音乐就是个很好的尺子。象父母还是觉得“洪湖水浪打浪”最耐听一样,我们也固执地觉得我们年轻那会儿的流行歌曲最耐人寻味。因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总会爱上某个人或几个人,而那个人可能爱我们,也可能不爱或者伤害我们。很多年之后,青春已经死了,但记忆还活着,这个人,就等于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生命轨迹。那么多年以后,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久违的老歌如果突然在耳边想起,我们会想起他/她,想到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最后眼泪横流。因为我们没有“无所住”,是这些过往的情绪加重了老歌在我们心里的地位。这次去墨尔本的路上,车里一直放着刚从国内带回来的流行歌曲,歌手中除了李宇春之外,我一个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也觉得很好听,有的很伤感,有的很煽情,相信有些也会永驻在现在的小姑娘小伙子们的心中。

把所有的经历变成财富、而不是负担;把心打开接受所有的新鲜事物,活在当下;不想留住,就不会怕失去……,真的是很美好的境界。这是种至高的境界,不是用来实现滴,而是用来靠近滴。



*Jim Rohn,美国成功学教育的实践者和先驱,当年安东尼罗宾就是推销他的演讲的门票而挖到第一桶金的。虽然安东尼罗宾在自己的作品和演讲中很少提到他,但是安东尼罗宾的理论体系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Jim Rohn的书籍和演讲。更多内容参见:www.jimrohn.com

Thursday, 4 February 2010

刮痧与拔罐

所有的中医治疗手段,无论是刮痧、拔罐还是按摩,都是为了打通经络。刚接触中医的时候,对经络感到很敬畏。对于刮痧与拔罐,即跃跃欲试又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有了一点经验,才觉得其实大胆试一下,得来的经验和感受是书本无法给予的。

刮痧,主要的作用是排除经络周围的淤血。痧不是“刮”出来的,而是患者自身的气血推出来的。所以并不需要用力去刮,会伤及皮肤。正确的刮痧是无痛的,感觉很舒服。

刮痧的工具:我用过瓷的勺子、木头的饭勺柄(这个效果是很不错的,只是不太凑手),一直到在国内买回来专业的刮痧板。


刮痧油:用过橄榄油、葡萄籽油、茶树精油、熏衣草精油、以及玫瑰果油(rose hip oil).
  • 橄榄油气味不好、很厚重,虽然据说它的滋润皮肤的效果很好。自己不是干性皮肤,所以没有坚持使用。
  • 葡萄籽油是很著名的基底油,用于溶解精油的,因为除了茶树精油和熏衣草精油之外的其他精油都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它的质地很轻薄,延展性好,很适合刮痧和按摩。但是事后要洗澡,总觉得擦不干净。
  • 茶树精油,感觉延展性一般,但是气味很大,像清凉油一样让人头脑清醒,睡前用这个的话就惨了。因为精油并不是真的“油”,所以不需要洗澡。
  • 熏衣草精油,是我最推崇的,觉得最适合的刮痧油,油性适中、气味适宜,本身有平静心情、帮助睡眠的作用。最喜欢的一点,用它刮完之后,它会促进皮肤产生温热的感觉,很舒服。
  • 玫瑰果油,我买的是药店处理过的,加过基底油,可以直接使用。润肤效果没得说,只是太贵,用它作刮痧油有点暴殄天物。牛尔老师强烈推荐用它安排消除鱼尾纹,正在体验中。

刮痧用于疏通任何浅层的经络问题。我只有它来排寒气,选的是多气多血的两条经络,膀胱经和大肠经。出痧很顺畅。刮痧不可以天天刮,淤血消散之后再刮一次,就可以了。第二次的痧已经不多了,然后给身体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几个月之后再重复这两条经络。

拔罐,适合用于疏通较深层的淤滞,就是刮痧解决不了的地方。任何的真空罐都可以。开始也是选择膀胱经、大肠经。这两个经络一般不会出现拔不住的现象。拔不住或者白罐(拔起来之后被吸起来的皮肤还是白色的),是因为这里的气血不足,坚持拔几次就会改善。有紫色的血印是因为有淤血,起泡是因为身体的湿气太重。

具体要拔哪条经络,可以随心所欲。有一阵子,在做推腹的时候发现肚脐周围比较痛,这表示小肠有问题。现选择了胃经的下巨虚,是主管小肠疾病的穴位,但是没用。于是我选择拔小肠经,从腋窝到肘部,出了很多紫痧,再推腹的时候肚脐周围已经不痛了。而且拔过的上臂的皮肤觉得变得结实了许多,一举多得。

拔罐还有很多手法,象闪罐、划罐什么的,还没开始研究。

身体是要时时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已经治愈的症状也可能再出现,因为一切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就可以了。

Saturday, 23 January 2010

早起

前几天读了梁实秋写的《早起》,心里又是一阵惭愧。虽然我们从小就说,“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起是我这些年来一直面临的挑战。妈妈早在N年前就说过和梁实秋一模一样的话,我是个“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人。

中学时的作息制度就是为了和我作对而制定的。每天早晨六点钟起来到学校去跑早操(因为初中时在家里住,所以要比住校生起得更早),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来说简直是无情的折磨。尤其是冬天,天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穿着大衣、带着帽子、围巾、手套,打着手电筒,至今还记得手碰到家里大门的铁锁时刺骨的寒冷,冻得快把手粘在锁上了。有时还会在路上碰到附近村子里溜达出来的狗。虽然从来没有被狗袭击过,但是我对狗的恐惧症肯定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

每到假期,就是我睡懒觉的好时候。妈妈也为了叫我起床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收音机开得声音很大但是放在客厅里;用她在外面忙碌了半天的冰凉的手到被窝里来冰我;甚至直接把被子掀起来抱到外面晒上(可见太阳都已经升得老高了)。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叫“睡到自然醒”,表示生活幸福的一种状态。对我来说,睡到自然醒,然后再在床上多赖一会儿,才叫心满意足。就是这个小小的心愿,从上学、到工作、再到做了家庭主妇,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说早晨睡懒觉,就是夜里的睡眠也得不到保证。好容易盼到孩子长大了,她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叫醒。挠痒痒、扒眼皮、掀被子,无所不用其极。我作人家女儿的时候,早上被妈妈叫起床;现在作了妈妈,又被女儿叫起床;算是很失败啊!

看了陈玉琴的讲座,她认为爱睡懒觉是因为心包有积液,要按心包经和极泉穴。我试了一段时间,还没有看到效果,也许是因为其实满喜欢睡懒觉这个习惯的。



下面附上梁实秋的《早起》,与和我一样爱睡懒觉的人共勉。

附:《早起》 梁实秋著
摘自《雅舍杂文》

曾文正公(曾国藩,晚清著名的官员、军事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也极有修养)说:“作人从早起起。”(做人从早 起开始。起,起始)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这一桩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记得从前俞平伯先生有两行名诗:“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 的......”在这“暖暖......远远......”的情形之下,毅然决然的从被窝里窜出来,尤其是在北方那样寒冷的天气,实在是不容易。唯以其不 容易,所以那个举动被称为开始作人的第一件事。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作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

历史上若干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也有不少是标榜早起的。例如,颜氏家训里便有“黎明即起”的句子。至少我们不会听说哪一个人为了早晨 晏起(晚起)而受到人的赞美。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是众所熟知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祖逖是志士,他所闻的鸡不是我们在天将破晓时听见的鸡啼,而是“中夜闻荒 鸡鸣”。中夜起舞之后是否还回去再睡,史无明文,我想大概是不再回去睡了。黑茫茫的后半夜,舞完了之后还做什么,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前清文武大臣上朝 (早朝),也是半夜三更的进东华门,打着灯笼进去,不知是不是因为皇帝有特别喜欢起早的习惯。

西谚亦云:“早出来的鸟能捉到虫儿吃。”似乎是晚出来的鸟便没得虫儿吃了。我们人早起可有什么好处呢?我个人是从小就喜欢早起的,可是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 的好处,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可是并不说有这好习惯的人即是好人,因为这习惯虽好,究竟在做人的道理上还是比较的一桩小事。所以 像韩复榘(民国时的军阀,1938年因为面对日军擅自撤退并企图私下与日军讲和,依军法被枪决)在山东省做主席时强迫省府人员清晨五时集合在大操场里跑 步,我并不敢恭维。

我小时候上学,躺在炕上一睁眼看见窗户上最高的一格有了太阳光,便要急得哭啼,我的母亲匆匆忙忙给我梳了小辫儿打发我去上学。我们的学校就在我们的胡同 里。往往出门之后不久又眼泪扑簌的回来,母亲问道:“怎么回来了?”我低着头嚅嗫的回答:“学校还没有开门哩!”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现在想想,还是 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性急。到如今,凡是开会或宴会之类,我还是很少迟到的。我觉得迟到是很可耻的一件事。但是我的心胸之不够开展,容不得一点事,于此也就 可见一斑。

有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他说这是“焚膏油以继晷”(出自韩愈《进学论》。膏,指灯烛。晷,日光。夜晚到了,就点起油灯继续看书,形容日以继夜地学 习。)。我想,“焚膏油”则有之,日晷则在被窝里糟蹋不少。他说夜里万籁俱寂,没有搅扰,最宜工作,这话也许是有道理的。我想晚上早睡两个钟头,早上早起 两个钟头,还是一样的,因为早晨也是很宜于工作的。我记得我翻译《阿 伯拉与哀绿绮丝的情书》的时候,就是趁太阳没出的时候搬竹椅在廊檐下动笔,等到太阳晒满半个院子,人声嘈杂,我便收笔,这样在一个月内译成了那本书,至今 回忆起来还是愉快的。我在上海住几年,黎明即起,弄堂里到处是哗啦哗啦的刷马桶的声音,满街的秽水四溢,到处看得见横七竖八的露宿的人---这种苦恼是高 枕而眠到日上三竿的人所没有的。有些个城市,居然到九十点钟而街上还没有什么动静,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行经其地如过废墟,我这时候只有暗暗的祝福那些睡得香甜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昨夜做了什么事,以至今天这样晚还不能起来。

我如今年事稍长,好早起的习惯更不易抛弃。醒来听见鸟啭(鸟叫),一天都是快活的。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 男的女的担着新鲜肥美的菜蔬走进城来,马路上有戴草帽的老朽的女清道夫,还有无数的青年男女穿着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擞的携带着“便当”骑着脚踏车去上 班,---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就是学佛的人也讲究“早参”“晚参”。要此心常常摄持。曾文正公说作人从早起起,也是着眼在那一转念之间,是否能振作精神,让此心做得主宰。其实早起晚起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利弊,如是而已。

Monday, 21 December 2009

祛寒气 生气血 -- 治疗各种过敏症的捷径

中医里讲,“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如果在理想状态下,身体如果受了风寒,可以通过打喷嚏、夏天出汗等方式把这些寒气排出体外。但是生活在夏天到处是空调和冷饮的世界里,我们所受的寒气会慢慢的在身体里堆积起来,降低血液流速、先形成气瘀,然后是血瘀,最后会发展成肿瘤或者其他的更严重的疾病。

寒气重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畏寒怕冷、体内无火、中气不足;这种人一般手脚冰凉、喜饮热水。还有一种叫“冰包火”,由于心火旺、或者长期透支肝火,火气郁结在体内不能宣发,爱吃冷饮或吹冷风,但是同时又胃寒、或者下身寒凉。这两种人在体力不断透支、或者体力刚刚维持日常所需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生病的现象。而等到充分休息、体力恢复或者放弃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后,身体有的多余的气血来修复病灶的时候,过敏症状就出现了。

在中医的概念里,是没有过敏体质这种说法的。每一种过敏症状都有它产生的原因。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这是身体排出寒气的症状。因为身体中累积的大量侵入的寒气,较健康的身体自然会不断地要把他排除体外,也就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都是如此。

我们在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扩大身体的本能,帮助身体排出寒气、多生气血,等寒气都排出了,过敏症状就消失了。
  • 扩大本能 - 取嚏法。由于中期不足,我们本该打10个喷嚏的时候,只打了3个,那么就借助人为的方法把剩下的喷嚏打出来。取一块面巾纸,把两端搓成小捻,同时插入两个鼻孔,找到敏感点,马上就会打出喷嚏来,取到再也打不出喷嚏来为止。由于形象欠佳,建议躲在卫生间里独自操作。一般早晨的气血比较足,效果比晚上好。可以每天都做,也可以隔三差五地做。如果中气不足,也可能一个喷嚏也打不出来,要先赔补中气(见下)。我就是从开始一个喷嚏都打不出,到可以打出来一个,发展到一次可以打十个,到现在又只能打一两个。
  • 热水泡脚,最好水能没过小腿肚,因为小腿到脚腕处有几个引血下行的要穴,象膀胱经的承山穴、脾经的三阴交、肾经的太溪和复溜。要不断续热水,泡到后背微微出汗为止。(冬天泡泡效果不错,现在这里正值酷夏,就免了。)记得以前厦门有家小有名气的洗脚房,名字就叫“大桶水”,就是用到膝盖那么高的木桶来泡,很舒服。上次回国的时候,发现妈妈也有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泡脚木桶,原来是姐姐从网上给她淘来的。妈妈又一次走在了养生时尚大潮的前沿。

  • 姜茶。所有的中药里面,祛风散寒的功效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老姜。姜,榨汁或切末,冲入开水,加蜂蜜,可以四季常饮。夏天可以冰镇后饮用,尤其是“冰包火”、喜冷饮的人,真的冷饮或凉茶只会给身体雪上加霜。夏日来一杯冰镇姜茶是最好的选择。

  • 热水袋温肚子。寒气重的人大都会在腹部有瘀阻,热水袋可以帮助加速腹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气血通畅。

除了上面的方法,还有下面的几个小的功法,对于提升气血、驱除寒气很有帮助。

  • 蹲步走(书中的名字叫蹲行炼丹术)。这是我练过的觉得最有效的功法,比强肾功 - “激情玫瑰”还要有效。顾名思义,就是蹲着走。但是要点在于脚后跟不能离地,不是腿在用力,而是腰在用力,感觉到腰在走路。在家里蹲着走两圈就开始冒汗了,觉得腰和腹部暖呼呼的。腰为“肾之府”,这个功法主要是提升阳气,把气血引到腰腹部,疏通有瘀阻的部位。

  • 金鸡独立。就是把眼睛闭上,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随意。这是引血下行,防治手脚冰凉的好方法。开始可能只能站几十秒,只要坚持练,站几分钟没有问题。

  • 坠足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的补肾法,原文是这样一句:“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也就是要您宽松腰带,披头散发,拄着大拐杖,穿着沉重的鞋子而散步。理解这个稍微需要一点悟性。想象浑身没有一丝力气、疲惫不堪,双手呈肌无力状,双脚刚刚抬起就落下,意念集中在前脚掌。我看过中里巴人在一次讲座中的现场示范,所以还可以体会。觉得效果不错,走5分钟就会微微冒汗,脚心发热。只是做起来样子滑稽,经常招来女儿的骚扰,所以并不常练。

有过敏性鼻炎的人,一要早睡,培补气血;二要忌冷饮,以免雪上加霜。加上上面的小练习,一定事半功倍。等到身体的寒气都排出了,把过敏原放在鼻子底下也不会过敏了。

Wednesday, 16 December 2009

《求医不如求己》实践篇

我研究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系列的中医书籍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今天专门开设一个专辑,记录我学习的过程,有亲身的体验,也有心路历程。文章中涉及的中医知识来自于以下书籍和视频材料:
  • 《求医不如求己1》中里巴人著
  • 《求医不如求己2》中里巴人著
  • 《求医不如求己3》中里巴人著
  • 《万病皆可心药医》中里巴人著
  • 《人体使用手册》吴忠清著
  • 《人体经络》萧言生著
  • 《黄帝内经 白话精译》 谢华著
  • 《循经指压法》陈玉琴主讲
  • 《从头到脚说健康》曲黎敏主讲
  • 中里巴人的博客
  • 《求医不如求己之经络篇》中里巴人主讲
  • 《求医不如求己之动作篇》中里巴人主讲

*中里巴人在各地讲座的视频,以优酷网上的最全。

Friday, 27 March 2009

读书笔记: 《自愈力》

--(Spontaneous Healing)Dr. Andrew Weil著

在人类存在的历史中,大多数时间是没有医生的。基于生物演变的需要,人体具备了自我修护的机制,形成了抵御创伤和疾病的能力,这就是自愈力。这个理论是基于以下的观念:

  • 身体希望健康,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 痊愈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 身体是一个整体,所有的部分都相互关联,不顺畅的呼吸可以导致新陈代谢能量不足,
  • 心灵和身体并不是分离的,整骨疗法专家可以通过物理干预提高智障儿的智商,
  • 医疗者的信心对病人的痊愈力有强烈的影响。在自愈力的运用过程中,心理的力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受疾病而不是和它对抗”是应该采取的态度和认识。而心理上的压力与不愉快,则是导致腰、背、颈椎疼痛以及包括食道回流(esophageal reflux)、痔疮等在内的大多数消化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心理干扰肠胃系统的正常运作的作用几乎是无限的。

如果身体有自我痊愈的功能,我们为什么还会生病呢?原因有以下几种:

  • 膳食不合理,没有摄取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所以要调节饮食,或者通过服用维生素药丸来改善。Dr. Andrew Weil的网站上有免费的测试,看看你需要补充哪种微量元素。
  • 食用了不应该食用的东西,尤其是脂肪类,详见我的文章《用什么油炒菜才健康》
  • 压力和不良的心理情绪干扰了自主神经系统,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 各种毒素的侵扰,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的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等。含化肥和农药残留最为严重的果疏有:苹果、桃子、葡萄、葡萄干、橘子、草莓、莴苣、芹菜、胡萝卜、青豆、马铃薯和小麦。尽可能的购买有机方式生产的这些作物。

我们如何才能增强自身的痊愈能力呢?

  • 简单的维他命组合帮你中和体内的毒素:早餐1000-2000毫克维他命C25000IU天然胡萝卜素;午餐400-800IU天然维他命E200-300微克的硒;晚餐1000-2000毫克维他命C
  • 服用滋补品:大蒜、姜、绿茶、乳 、黄芪、刺五加、人参、当归、何首乌、舞茸、冬虫夏草都是书中推荐的。
  • 适当的活动。走路是所有运动中最有效的,而且它可以增强神经的协调能力。想要达到理想的有氧运动的效果,每次要步行45分钟、走完5公里。也可以加强手臂的运动来增强效果。
  • 适当的睡眠。不能入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想是活动的,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奔跑,而没有停留在“现在”这个上床睡觉的时刻。可以通过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是思想沉静下来,或者专注于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把全身的肌肉有意识的收紧再放松,就象在喻伽课上面做的一样。
  • 心与性灵。信心、思想、意向和情绪与痊愈系统有交互的作用。在你不相信有四片叶子的幸运草存在的时候,你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而当你看到别人找到了并且坚信它一定存在的时候,你也会很快在一大堆草里面找到四片叶子的幸运草。而呼吸是身体与性灵的纽带,关于呼吸,详见《呼吸的力量》

Dr. Andrew Weil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许多有自发性痊愈经验的病人,其中有很多是用传统的医学理论无法解释的“奇迹”。通过对这些人的了解和观察,他发现了他们身上的共同点:

  • 决不轻言放弃
  • 积极地寻求帮助
  • 寻找有痊愈经验的人
  • 和健康专业人士建立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解雇持有消极态度的人
  • 毫不犹豫地做激烈的生活改变
  • 把疾病当成一种礼物
  • 开展自我接纳的态度



书中推荐:

  • 治疗癌症的长寿饮食法(macrobiotic diet):糙米、味噌汤、豆类、熟的蔬菜和海生蔬菜
  • 《使背痛痊愈》(Healing back painJohn Sarno

Friday, 20 March 2009

用什么油炒菜才健康?

在阅读有关健康饮食的书籍时,作者们经常花费大量的篇幅讨论关于使用哪种食用油的问题。今天我来归纳总结一下:

饮食中的脂肪按化学成分大致分三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动物脂肪,在常温下呈固态。它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刺激肝脏制造大量的LDL胆固醇,也就是坏的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心脏方面的疾病。植物油中,椰子和棕榈油的饱和度也很高,虽然它们呈液态。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玉米、黄豆、芝麻、向日葵等的油。它们的化学成分很不稳定,容易与氧结合产生出有毒的化合物,破坏细胞膜和DNA,引起癌变、发炎等等。如果冷食就很安全。所以中国人爱用香油拌凉菜的做法,很值得推广。

另外,不饱和脂肪酸用于工业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性能稳定而进行很多化学处理,从而产生出反式脂肪,(trans-fatty acids)。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质,人体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人体的自主调节功能,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和自愈的能力,引发各种形式的过敏和不适。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减少食用任何形式的加工食品的原因

那么,我们到底能吃什么呢?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和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包括:橄榄油、油菜籽油(也翻译成芥花油,Canola Oil)、花生油、鳄梨油(Avocado Oil)。其中最好的是橄榄油,因为橄榄树的生长周期长,期间很少使用化肥和杀虫剂。这也是我厨房的常用油,只是香味很淡。其中又以初次冷压榨(Virgin cold pressed)的为最好。

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所以只有使用有机的油菜籽油才可以。我平时是最爱油菜籽油的,因为它含有OMEGA-3,而且口感不错。看来以后要改。美国所有种植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产品(GE or GM),千万不要购买。NSW也在2008年起开始种植转基因的油菜了,目前Gold’n Canola宣称他们公司不会使用转基因的油菜作为原材料。关于更多澳洲更多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可以访问:http://www.truefood.org.au/

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还是很高,而鳄梨油过于昂贵,还是直接吃鳄梨好了。

除此之外,还要提一下饮食中很重要的一项,OMEGA-3。每个人都知道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要吃深海鱼油的原因。当然,专家建议,如果可以每周吃三次三文鱼的话,效果要比吃鱼油胶囊要好的多。植物中可以提供丰富OMEGA-3的食物是亚麻籽(flax seed)。因为亚麻籽油太难吃,一般人会买些亚麻籽,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用粉碎机粉碎一下,撒在色拉中,或者加在自己做的面包或糕点中。

最后要强调的是,无论你使用哪种油,所有的油类都必须装在玻璃器皿而不是塑料瓶里,而且要在冰箱里遮光冷藏。阳光是引起油类变质的重要原因。

参阅书目:

  • 《自愈力(Spontaneous Healing)》,Dr. Andrew Weil
  • 《健康警讯慢性发炎》 生田哲

Thursday, 19 March 2009

呼吸的力量

呼吸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在瑜伽和普拉提的练习中都非常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两者的呼吸方法都是腹式呼吸,即吸气的时候腹部隆起,呼气的时候腹部收缩,但是两者之间有有很大的不同。一个要求胸部保持不动,只有腹部随着呼吸的节奏抽缩,而另一个是吸气的时候胸部、腹部一起隆起,而呼气的时候
胸部、腹部一起收缩。我并不知道这种差别的意义在哪里,总之腹部呼吸是一种更深入的呼吸方法,可以对腹部的器官起到按摩、调理的作用。

在读了Dr. Andrew Weil所著的《自愈力(Spontaneous Healing)》之后,对呼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很多宗教和自然学派认为,呼吸是灵魂存在在肉体中的证据,呼吸停止了,灵魂也就离开这个肉体了。书中介绍了一个很著名的整骨疗法专家(Osteopathy)Robert Fulford, 他是师从于颅骨按摩疗法(Craniosacral therapy)的创始人William Sutherland。这个理论认为人的颅骨是可以动的,颅骨的细微运动、脑半球的扩张与收缩、脑髓与脊髓的薄膜和体液的波动以及尾椎骨的细微运动组成了身体的“主要呼吸系统”,这些器官的扩张与收缩类似于呼吸一样。这个主要呼吸系统的运转顺畅是健康的必要条件。而由胸肺组厂的空气交换是“次要呼吸系统”。

主要呼吸系统的损伤,主要由以下三种情况造成。一是出生时的创伤;二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生理创伤,比如意外的跌倒。如果呼吸循环受到干扰,有可能对主要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的阻滞;三是重大的心理创伤。当然,这些只有整骨专家可以帮到我们,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次要呼吸系统”,也就是喘好每一口气。

深呼吸,可以淋巴循环系统的主要动力,也是排毒、维持身体正常技能的重要手段。呼吸是一种与灵魂沟通的练习。关于呼吸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我知道的几种:

  • 深呼吸,来自安东尼罗宾的《激发心灵潜力》。吸气一个单位时间,屏气四个单位,呼气两个单位,十个为一次,一天三次。
  • 观察呼吸,一下来自Dr. Andrew Weil所著的《自愈力(Spontaneous Healing)》。选择舒服的坐姿,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是一种禅修和放松的方法。
  • 以呼气为起点的呼吸。选择舒服的坐姿,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利用肋间的肌肉呼出更多的空气,而不要去干扰吸气的过程。会发现,呼出的气体更多,吸进的气体就会更多,视呼气为起点。
  • 让自己成为呼吸的受体。睡前静卧,想像每一口气都是宇宙吹如/吸出你身体的气息,自己变成呼吸的受体,完成十次。
  • 振奋的呼吸(风箱式呼吸)。舌尖抵在门牙上排背面与牙龈交接的地方,嘴巴自然闭起,(瑜伽舌位)经由鼻孔快速呼吸,每秒三次。第一次练习只做15秒就好,以后每次增加5秒,直到可以每次做一分钟。这种呼吸用于提神,创造能量。
  • 放松的呼吸。背部笔直的坐着或平躺,瑜伽舌位,经由鼻孔呼气从一数到四,屏气数到七,张开嘴巴慢慢呼气数到八,会发出呼气声。这是一种非物质的滋补品,可以克服焦虑和失眠。

Wednesday, 4 March 2009

蜂蜜苹果醋饮 – 新西兰麦卢卡有机蜂蜜(Manuka Active Organic Honey )



---读《半饱:生活高潮之所在》之所得 欧阳应霁著

凡是是讲美食的书,我都有兴趣拿来读一读。这本《半饱》,图文并茂,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了得。我时常也象作者一样觉得,自己把正当职业撇在一边,整天在厨房和餐厅之间蹉跎着岁月还乐此不疲。只是其中的餐饮大多是高糖份高脂肪的,和我的烹调理念并不相同。但是其中一篇提到了一款神奇的蜂蜜苹果醋治好了他的敏感性鼻炎,让我很感兴趣。

文中提到,用新西兰麦卢卡有机蜂蜜(Manuka Active Organic Honey )两汤匙和苹果醋半汤匙混合后,每天早晨服用,再喝一杯冷水,连服一周,彻底治愈了他的过敏性鼻炎,而且再也没有复发。

读了这篇文章的当天我就去购物中心的健康食品店寻找,还真让我找到了 – 不免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许多感激。这种蜂蜜质地很粘稠,非常甜,有特殊的香味。因为含有特殊的活性因子所以才很珍贵,价格当然也不菲。

小女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就有鼻塞的症状。只是这种蜂蜜口感非常的甜,加之苹果醋的酸很难入口。所以我用新西兰麦卢卡有机蜂蜜一汤匙和苹果醋半汤匙混合后加入冷水冲调成饮品,酸酸甜甜的味道很不错。晚饭后给她喝一次,晚间都几乎听不到她轻柔的呼吸声。至于是否还会发作,还在研究中。

在这里一并向欧阳应霁以及把这个偏方告诉他的朋友表示感谢!


以下是在网上搜到的关于这种蜂蜜的资料:

活性麦卢卡蜂蜜含有天然独麦素(UMF),它是由纽西兰怀卡托大学教授皮得.莫兰博士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无过氧化氢抗菌活性物质.目前未有在任何其它蜂蜜中发现UMF TM物质,致使UMF TM麦卢卡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蜂蜜之一。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的生化教授发现在麦卢卡蜂蜜中含有一种独特的活性抗菌物质UMF独麦素,它具有强大而独特的抗菌及抗氧化能力,并可促进棉衣系统及天然疗伤,它的特殊治疗能力甚至超过很多传统的药品.

UMF10+代表其抗菌能力与苯酚10%的水溶液抗菌效力相同;UMF15+代表其抗菌能力与苯酚15%的水溶液抗菌效力相同;UMF20+代表 其抗菌能力与苯酚20%的水溶液抗菌效力相同;UMF10+以下的麦卢卡蜂蜜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发展,用于一般保健UMF10+以上的麦卢卡蜂蜜可以杀 死细菌,用于直接治疗不同程度的胃部疾病。

健胃强肺、增强体质
康维他商标是世上最知名活性麦卢卡蜂蜜产品品牌. 蜂蜜产于纽西兰最偏远且无污染的原始森林里的麦卢卡树.科学家发现麦卢卡蜂蜜具有一种独特抗菌性能.所以具有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对经常性胃痛、肺弱、易感冒、肌肤干燥、便秘和肠胃敏感也很适合。

胃溃疡、喉咙炎
纽西兰 Waikato 大学生化大学教授 Peter Molan 多年的研究发现,麦卢卡蜂蜜具有特别的医疗作用,比一般的蜂蜜更好,甚至超越传统的药物。古埃及人有利用蜂蜜作治疗的纪录,其中包括喉咙、眼睛发炎、烧伤 及胃溃疡。Dr. Molan 研究证明麦卢卡蜂蜜是所有蜂蜜中疗效最好的,它可以成功的消除各种细菌包括幽门杆菌。

Thursday, 12 February 2009

读书笔记: 《健康警讯 – 慢性发炎》 生田哲 著

作者认为,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慢性发炎。

身体中有种叫“二十”碳酸的物质控制着发炎的现象。其中亲发炎的二十碳酸引起发炎、抵御外来侵害;抗发炎的二十碳酸负责平息发炎症状。二者协调工作,保证身体的健康。

二十碳酸不是由专门的腺体制造的,而是身体的体细胞就可以制造的。

书中还解释了为什么牙龈炎可以导致心脏病、肥胖症可以导致发炎现象的加剧、以及不仅是糖尿病人,而是所有的人维持胰岛素水平稳定的重要性。

总之,保持亲发炎的二十碳酸和抗发炎的二十碳酸协调工作的主要方法是饮食和适量运动。多吃天然食物、水果、蔬菜,少吃加工过的食品,他们大多是高GI的东西。多使用橄榄油、三文鱼,少使用其他的植物和动物油。

Wednesday, 17 December 2008

读书笔记: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H. Stephen Glenn / Jane Nelsen合著)

本书的英文原名是“Raising self-reliant children in a self-indulgent world”。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家庭心理学的教授和畅销书作家。书中的道理不但是对教育孩子,而且在解决成人间的关系问题时同样适用。当然,西方式的教育方法对于我看来,少了很多温情。

  • 用指使的方法,孩子会觉得无能而受挫。往往父母或老师越爱指使人,孩子就越反叛和抗拒。问一下自己,如果事情没有完全按照我的方式来处理每个细节,这个世界是否会嘎然而止?如果不会,就不要这样做。用鼓励和邀请的方式更有效。
  • 孩子看见就会学着做。如果我们和孩子谈谈他们欣赏别人的哪一点,孩子可以借此锻炼自我评价的技巧。尽量减少电视和媒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 被需要的力量。相信自己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能对自己关心的人有所贡献,可以激发我们对疾病和逆境的抵抗力,对人生产生深远的正面的影响。
  • 孩子到了八岁以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境界。思考、判断、洞察和理解取代了记忆和背诵。现有的教育模式要求孩子整齐划一,非常有害。要鼓励这些行为,而不是凡是用对错来评判。不要让你的孩子学会说“我不知道”,因为这是最安全的,不用动脑子,不会招徕批评和教训。
  • 表扬要认真而具体,不要笼统而没有诚意。
  • 快乐不是来自于外界,物质的拥有、别人定义的成功以及别人的爱;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 和孩子讨论并共同制定对他们设定的限制和惩罚措施,并按照执行,比如看电视的时间等等。
  • 冷静时间。任何一方在怒气冲天的时候都不能理智地思维和交流,一切等冷静以后再说。
  • 如果孩子和与自己一样幼稚的同伴的关系比父母更亲密,会阻碍孩子的判断力的发展。
  • 给孩子参与和选择的机会,并提供孩子机会去体验自己的选择的结果。不要过早和过多的提供帮助。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Thursday, 11 December 2008

读书笔记 ---- 《郑渊洁教子秘诀》(郑渊洁、郑亚旗著)

郑渊洁被誉为童话大王,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对他儿子的教育方法别具一格,让他儿子也只上到小学毕业,在当今社会比较惊世骇俗。他的童话式的丰富想像力随处可见。

  • 家长可以用鼓励的方法把一个普通孩子变成天才,也可以用批评的方法把天才变成普通孩子。想像力、创造力和模仿力是孩子身上的宝贵财富。老是关注他的优点,孩子就越来越优秀;老是关注缺点,最后孩子满身都是缺点。表扬孩子要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批评孩子要三思而后行、拐弯抹角。
  • 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告诉孩子,老师中有好也有坏,同学也是。告诉孩子身体的什么部位是禁区,任何人不可以触碰。否则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
  •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优点、缺点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所以,发现优点使劲表扬,发现缺点父母要赶快自查、自己先改正。不要只许周官放火,一个家里有双重标准。
  • 在孩子遇到困境和难堪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一边。如果家长站在“敌方”倒戈指责孩子,使得孩子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一般老师把调皮孩子的家长叫来,家长都当着老师的面训斥孩子。有一次郑亚旗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带几个同学去大操场探险,郑渊洁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话。之后他对儿子说,“小伙子,干得好!皮皮鲁就是这么探险的。不要往心里去,有我呢。以后不在学校探险了。明天咱们罢课,我带你去北京植物园探险。”
  • 作为父母,拿出宝贵的时间和外人相处,而不和自己的亲骨肉相处,是弱智的表现。

读书笔记 ---- 《打开孩子心灵天窗》(霍玉莲著)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书,颇有启发。本书的作者以一个母亲的身分与我们分享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先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整理、温习。

  1. 孩子突然不肯上学。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为在学校里发生了令她不愉快的事情,而她又不会直接说出来,也许她并不很清楚。这时一起和孩子玩布偶戏,和孩子一个扮演老师、一个扮演小孩子,或者需要其他的玩具来扮演她的朋友们,孩子就会慢慢把她心里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 -----我做过几次,效果很好。平时她心情好的时候,用这种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多讲一些学校里的事情。孩子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2. 物质吃亏恐惧症。去商场的时候,如果孩子喜欢什么,可以让她拿着看看,并告诉她为什么我们不买这些东西。多去图书馆,慢慢地明白并不是什么好东西都要拥有,从而避免“人有我要有”的物质吃亏恐惧症。
  3. 孩子是否需要权威。孩子顽皮不听话的时候,静下来自省一下,我的心在哪里,孩子的心在哪里。他的行为想告诉我什么信息。外施的高压和强权,只会使孩子要么形成畏缩、懦弱、胆怯的性格,要么造就出叛逆的孩子。权威应该是来自一个亲切关心的人,冷静的关注、简洁的要求、一句坚定的话语。
  4. 会放假的妈妈。定期规划出给自己的心灵放假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唯有让自己情神气爽、面带笑容,孩子才会乐于亲近,觉得安全和快乐,头脑也会灵活机警。聪明妈妈,是会放假的妈妈。
  5. 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孩子。不经意间,把一个生动活泼的人贬值,具体生动的演绎出对人的不尊重。无论父母的心里有多少善意,语气多么温和,在别人面前视而不见地谈论,就是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尊重。若要和别人谈论孩子的事,就邀请孩子一起谈。即使是小婴儿,也要拉着他的手,问问他的意见。内容并不重要,背后那份对生命的尊重才最重要。
  6. 处理失落。孩子丢了心爱的东西,难免大哭一场。成年人要么指责孩子粗心大意;要么视而不见,说不值钱的东西丢了就丢了;要么用补偿的方法,说马上去买新的。其实这是一个好机会,教孩子如何处理失落。认同她东西丢掉了的痛苦感受,和她一起寻找,直到她心里接受丢失的事实,再心里和她心爱的东西说再见。等她的心情恢复了,才鼓励她另外再做一个。
  7. 不要在街上骂孩子。不要在公共场所、众目睽睽的地方骂孩子,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尊重的心理,器重自己、珍惜自己、改进自己。没有自尊心的人容易自暴自弃、轻贱自己、内心脆弱。他们的内心独白是,“世界上没有人重视我,我也没有什么好重视自己的。”要知道自尊心是从亲人的器重中,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自尊心一旦破损,十年八年也修补不了。
  8. 情绪绑架。多少个父母经常说,你乖,妈妈就喜欢你;你这么不乖,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再加上满面怒容。这种情绪绑架,给子女造成很多的自责、内疚和恐慌,对内心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从小察言观色、处处为讨别人欢心。将来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也会因为配偶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内向的人会讨好、迁就、忍让;外向的人会谩骂、攻击,而失去了自己内心的平衡。----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Wednesday, 22 October 2008

做自己的情绪的主人 – Make happiness the first priority

这几天,女儿回家总是抱怨在幼儿园里没有朋友。有一天我去接她,她独自坐在一边玩,看上去有些生气。我去问她怎么了,她说,“Will is not nice to me。”原来,她和一个叫Will的男孩子一起玩汽车。她要先把汽车选好了放在一边,然后再摆汽车轨道;而Will告诉她要先把轨道摆好了再去拿汽车。先不说这个事情本身的对错,这种动不动就生气的态度就应该好好教育教育,但是看着她一副委屈的样子,又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而且她发一会儿牢骚之后,就会总结出“我不喜欢男孩子”,或者“我不喜欢幼儿园所有的小孩”之类的话来。

晚上讲给LG听,他说这个不奇怪,随你。希望别人都跟你想的一样、动不动就生气、生气了也不说、还希望别人能知道、还胡乱下结论……。孩子就是个放大镜,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放大在他们的身上。(他在事后补充那是以前的我,现在的我离完人也就还有一步之遥了。)

近来在家恶补关于小孩子早期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其中《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翻译自Dr. Stephen Glenn和Dr. Jane Nelsen合著的《Raising Self-Reliant Children in a Self-Indulgent World》)一书中提到,影响双方互动交流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将自己的情绪怪罪在别人身上。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真让我生气/失望……”这样的话。越是对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就越不注重说话的方式。当我们对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双方良性沟通的大门就已经关上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的负面的情绪负责。

安东尼罗宾有一个专门讲Happiness的讲座。他认为所谓的幸福与快乐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的东西,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无法给予我们的感觉。有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快乐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不要让别人或者别的事情随便就可以破坏我们的好心情,我们才有能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才能把快乐的心情——而不是气愤、沮丧的心情传给我们身边的人。

不要再认为某个人让我们很伤心、很生气、很肝肠寸断,那是因为自己在内心里赋予了那个人这样的权利。其实,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想法或者做法,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个理论听起来有点象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却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把这些将给女儿听,告诉她要快乐(be happy)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你喜欢和整天笑咪咪的小朋友一起玩呢,还是喜欢和整天气呼呼的小朋友一起玩呢?”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也许对她来讲太深奥了一点。希望我的话可以象一颗种子一样种在她的心里,等到她长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不过她已经学会了用我说的话来监督我了。在我比较严肃的时候她就问我,

“妈妈,今天你高兴吗?”

“高兴呀。”

“那你为什么不笑呢?”

我赶紧把笑容挂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