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December 2008

经济危机中看“社”与“资”

中学学《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有一道很重要的问答题,“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不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记得其中有一条证据,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会不定期的爆发经济危机。至于在1930年美国的资本家把牛奶倒在地沟里的一段,让无论这门课学得多差的同学都记忆犹新。而眼下说话间,这经济危机又来了。

在《资本论》里,社会主义指的是计划经济、是国有制;而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是私有制。不过,现在这些界线都模糊了。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过度信贷、过度消费惹的祸。在他们指责中国人过度储蓄的同时,也现身说法地告诉我们过度信贷同样是错误的,如果不是更糟的话。至于更深层的原因,比如资本主义制度的滞后性,我等肉眼凡胎是看不出来的,有待经济学家们去研究。

关于政府是否要救市,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坐着私人飞机去向政府要钱未遂以后,改成自己开车9个小时到国会去讨,这下终于成功了。国家一注资,企业不就变成国有的了吗?国家掺了股份在里面,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就受到威胁了。因为你不能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是?布什批了这个拨款,将来“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留给奥巴马去定夺了。

在经济危机的旋涡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澳洲算是受影响比较轻微的一个,虽然澳元曾经一泻千里。政府倒是雷厉风行,马上决定斥资104亿澳元给老百姓发“过节费”,保障大家有钱过圣诞。新闻里叫“Christmas bonus”,正式名称叫“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Payments”,12月8号到19号开始发放。每个16岁以下的小孩给1000澳元,65岁以上单身老年人每人1400澳元,老年夫妻每对2100澳元。这个倒有点“社会主义”的作派,就差新闻里出现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的接过钱来,激动地说,“感谢政府啊……”。

英语里有句话叫“comes down to dollars and cents”,汉语里有句“无利不起早”,意思大致相同。这是百姓的福利,更是为了刺激消费、搞活经济,双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在新闻里看到随机采访的市民,大多都表示会把这次的过节费在圣诞节期间花完,只有少数人表示会把其中的一部分存起来。

关于“资本家把牛奶倒在地沟里”的事情,上中学的时候专门请教过政治经济学老师。因为还没听说过三聚氰胺,牛奶在心目中还是很金贵的东西。为什么资本家不能低价或者免费分给市民,而是选择倒掉呢?记得当时我的老师想了想,说,因为资本家坏啊,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啊。现在想想,觉得问题和答案都很有意思。

“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有如雾里看花。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关于你说的那个倒牛奶的问题,在上学的时候也曾经困扰过我,不过我没敢问老师,因为那个时候的课本上满眼都是看不明白的大道理.举个例子,曾经有个问答题目我们都曾背过,就是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那个标准答案怎么看也像是在说,因为这样,所以这样.所以,我学得乖了些就不去找那个没趣了,低下头来记住就是了.
前两天看了一期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里面有个做客的嘉宾说,其实,马克思曾说过,共产主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后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只有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才会产生.而列宁把这一条改成了,共产主义在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会产生,要真是那样,不知道我们从小学的又叫做什么了呢?
我是哥哥,先写这些